close





這是十念必生的大願。淨宗修學的宗旨,就定在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這個修學宗旨就從這一願來的。這一願講一向專念。第十九願講發菩提心


我們將在後面經文讀到,「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,這是淨業正因。有很多人,好像也發了菩提心,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念「阿彌陀佛」,為什麼沒有往生?是不是這部經有問題?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看清楚,才不至於產生誤會,才不至於耽誤自己這一生的修行。這一段經文我們要仔細看,一個字都不能疏忽。
第一、『聞我名號』。此地的「聞」不是普通聽聞,普通之聞不起作用。因為這是大乘經,不但是大乘,是大乘中的大乘,一乘中的一乘,每一個字的標準,決定不是泛泛者。這裡是講菩薩的聞慧。換句話說,這一個字就包括了聞、思、修三慧。底下經文都說出來,聞是緣分,這個緣分決定不是偶然的。正如世尊在本經開示說,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能在一生中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、經論,那真的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不 是假的。「善」是無量劫來所種的深厚善根,跟其他經上所講的善男子、善女人不一樣,這個善根比那些深厚得太多了 ,你才有緣分聽到這部經典,聽了之後一定歡喜。
至心信樂』。「至心」是真心,是誠心,決定沒有虛妄的心。這一點就不容易!此地講的至心,跟《阿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一心」完全相同。這就是能不能往生的關鍵所在。


我們今天聽了彌陀名號,還有二心、三心,無量心!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沒有達到一心。「至心」就是「一心」。從今而後,我們盡形壽,現前這一生,要做到念茲在茲,心裡念念都 是阿彌陀佛,一句一句不可以間斷。間斷就產生兩個現象:一是打妄想,起心動念,胡思亂想;一是無明。沒有妄想,就墮到無明,所以眾生不是墮在妄想,就是墮在無明,這多可怕。墮在妄想那一邊,就是貪瞋;墮在無明這一邊就是愚癡。


搞貪瞋癡!不念佛號就念貪瞋癡,這事我們不知道,佛祖提醒我們,我們自己冷靜想一想,一點都不錯。佛號斷了,就是貪瞋癡,就是造六道三途業,這一句佛號是淨業,教我們永脫輪迴,往生不退成佛,一生中就可以把這件事辦得圓圓滿滿。所以,「至心」是關鍵的字眼。
「樂」是愛好,歡喜愛好。人生中第一喜歡的,就是這一件事,其他任何事都不能取代,才是『至心信樂』。我們有沒有做到?一句「阿彌陀佛」是從這樣的心生出來的,念出來的,這才相應。


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念佛人不能不知道。如果你不知道,你念一輩子佛,到最後不能往生。實在講我們過去生中,生生世世都念佛,雖念佛,不曉得這個道理,沒有把這四個字抓住。所以只跟彌陀結個法緣而已,還得搞輪迴。這一生又遇到了,這一生的緣很殊勝,能把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講清楚,這個緣不多!一定要把握住,不能放過,決定在這一生往生。這跟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說的「淨念相繼」,是一個意思,「至心信樂」,就是「淨念相繼」。如果不是淨念相繼,那就不是至心信樂。你 在這個世間還有其他喜歡的事情,還有其他放不下的事情,你就不是至心信樂。所以,這句話非常重要。
『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,願生我國』。前面是講專念。在我們沒有往生之前,離不開社會,離不開人群,離不開一切眾生。彌陀世尊和本師釋迦牟尼佛,兩位導師在經典裡的教訓 ,我們一定要依照經訓做到。總而言之,這些教訓都是「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」,這兩句都包括盡了,就是你所修的種 種善根。修積這些善根,只有一個目標,一個願望,就是求生淨土。這樣一個目標、一個願望就是「心心回向」,一切善根功德都迴向求生西方。
前面講的「至心信樂」、「專念」是正修,「善根回向」是助修,正助雙修。正修偏重在慧,助修偏重在福。有福報的 人臨命終時,心不顛倒,如入禪定。臨終沒有病苦,這是福 報!有病苦的就是福報不具足。
病是果報,能不能把它扭轉?生死輪迴都有辦法扭轉,小小的疾病還轉不了嗎?當然可以轉得了。怎麼轉法?努力修善。你看看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》,和《陰騭文》裡所講的,真心為善,許多業障罪報不知不覺中都轉了,你就不必受報。


我們希望一生長壽,長壽要健康,長壽不健康就苦了 ,所以健康非常重要。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,第一幸福是身體健康,絕對不是財富地位,那些沒有用。身體不健康,再多的人伺候你,也是苦不堪言。所以,一定要靠自己認真去修學。
佛告訴我們,世出世間法總離不開因緣,連佛說法度生也是因緣。因緣底下是果報。世出世法既然是因緣果報,你造善因善緣自然得的是好果報;你造惡因惡緣當然得惡報。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改變的,佛也不能轉定業。


因緣自己造,果報就得自己受,佛加持我們,保佑我們,用什麼保佑?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,說明白,讓我們從今之後起 心動念,曉得我要造善因善緣,遠離惡因惡緣,果報就自然殊勝。
我從今天起再不造罪,從前所造的罪業,業因雖在,業緣斷了。因沒有緣不會結果,所以應當受的惡報也不會現前。過去還有一點善根,現在拼命造善緣,善的果報本來這一生不 能成熟,來生來世才成熟的,因為你斷惡修善,善緣的力量加強,惡緣斷了,微細的善因也提前受報。這是佛加持我們的,我們今天要的就是這個。


說實話,世間的名聞利養、一 切財富,聰明人都不要。要健康長壽,要自己不生病。死的時候不生病,在佛門很多。往生的時候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走之前還跟人談笑風生,談完之後對大家說,「我要走了,你們念佛送我」,念不到十分鐘、十五分鐘就走了,多自在!要靠什麼?就是所有善根,心心迴向,願生西方。把一切善根都迴向求生西方,在世間求一個健康長壽,其他的什麼都不要。下一句就是核心中的核心。
『乃至十念』。十念是最少的!臨命終時,十念一念都能往生,歷史上有例子,不是假的。
『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』。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講,五逆十惡,臨終遇到勝緣,也能往生。五逆罪不是不能往生,可見這裡「五逆」是陪襯的一句話,重要的是末後這一句「誹謗 」。誹謗的人根本不信,那怎麼能往生?換句話說,如果不誹謗,能信受,五逆罪也能往生。


善導大師說,此地講的「 十念」即是十句佛號,不是普通講的十念法(盡一口氣是一 念),這裡是十句佛號。臨終十念,是這個人一生中從來沒有聽過佛號,甚至從來沒有學過佛,直到臨命終時才遇到善 知識,勸他念佛,勸他求生淨土,他一聽就相信,就接受,就真的發心。自聽到佛法一直到往生,「至心信樂,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」,完全符合經典所講的標準,他怎麼不往生 ?當然往生!不過念的時間短而已,當然時間愈長愈好。
講到念佛,善導大師說得很清楚,上根之人是盡形壽,一生念佛。像這樣臨終十念的人,算是下下根,一生沒有緣分遇 到佛法,到臨命終時才遇到。各位要曉得,臨命終時遇到,最低限度要具足三個條件才能往生。
第一個條件是臨終時神智清楚。如果臨終病得人事不醒,則一點機會都沒有。你念一生的佛,臨終害一場大病,往生都 不可靠,這要記住。所以,人不能不修福!修福就在現前,到臨終的時候想修福來不及了。要認真修福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要求臨終的時候,清楚明白。這是第一個條件。
在這關鍵的時刻,來了一位善知識勸你念佛。如果在關鍵時候,沒有人提醒,往生也不可能。所以,第二個條件是在關鍵的時刻,遇到真正的善友,提醒你念佛。
第三個條件是你一聽,立刻就信受奉行。如果不立刻信受,你快要斷氣了,還來得及嗎?來不及!要快,不能猶豫,絲毫的猶豫都沒有,馬上就信受,立刻就念佛發願求生。
像唐代的張善和往生,是中國歷史上人所眾知的,他是臨終十念往生的。這樣往生的人,萬萬人中難得有一二個。三個條件都具足,缺一不可,所以這絕對不是僥倖的事。臨終十念,到底他的品位怎樣,是不是就是下下品往生?不然!善導大師跟我們講,「通於三輩,攝於九品,莫不往生」。這話使我們非常驚訝,真正是不可思議。
我們平常人往生,品位高下,是看念佛功夫的淺深,是以淨業程度的淺深往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不同。五逆之人 ,他的往生是在臨終那一剎那,懺悔力量的淺深,決定他的品位。如果他是至誠心懺悔,徹底懺悔,他的品位一下就提升到上上品。你不要認為他一生不相信佛,造作罪業,臨終念幾句佛號往生,說不定他是上上品往生。


《觀無量壽佛經 》裡,阿闍世王殺父、害母、破和合僧,和提婆達多合作出佛身血,造作五逆罪。《大藏經》裡有《阿闍世王經》,就是阿闍世王的傳記。他臨死的時候懺悔,念佛往生,佛說他是上品中生。因懺悔的力量強,知道過去真正做錯了,一念悔改之心,真的從地獄一下就超到上品中生,真的不可思議 。


因此,我們對於造作罪業的人絕對不能輕視,說不定他在 臨命終往生,品位比我們高,我們還不如他。所以,一是念佛功夫淺深往生;一是懺罪淺深往生。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 。
我們學佛要想符合經上的標準,就要一心專念,要「專」。專禮阿彌陀佛,每天拜佛,特別是中年以上的人,拜佛是很好的運動。現代人運動量少。我們跟大陸人比,不一樣。大陸人比我們健康,他們生活水準不如我們,運動量多過我們。他們出門沒有車,要走路;離開都市,他們沒有自來水要 挑水。他們的勞動量超過我們,身體比我們健康,比我們長壽。衣食住行種種條件不如我們,為什麼他們會健康長壽?我們在富裕的社會環境裡生活,學佛的人除了拜佛之外,也很少運動。


拜佛,實在講,拜得愈多愈好,至少一天要拜一百拜,當然能拜三百拜是最好的。三百拜需要一個半小時,分三次拜,早晨拜一百拜,中午拜一百拜,晚上拜一百拜,對於你的身體健康一定有好處。
身專拜阿彌陀佛,口專念阿彌陀佛,心專想阿彌陀佛。我在這裡常常提醒同修,務必使我們的心、我們的願、我們的解、我們的行,一一同佛無二。


佛的心、願、解、行,我們怎麼知道?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所講的,就是阿彌陀佛的心、阿彌陀佛的願、阿彌陀佛的見解、阿彌陀佛的行持,全在這 部經上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genda 的頭像
    agenda

    agenda的部落格

    age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