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道修身莫外尋 自性般若深密因 白浪沖霄黑波止 涅槃彼岸任運登
時兮時兮勿錯過 慎之慎之取天真 杳杳冥冥通消息 恍恍忽忽見本尊
「行」就是修行。「深」是對淺而言深。「般若」就是智慧。「波羅蜜多」就是到彼岸。「時」就是這個時候。這是說觀自在菩薩他所修行的是深般若,不是淺般若。什麼叫深般若?就是妙智慧。什麼叫淺般若?就是小乘四諦、十二因緣。那麼,有妙智慧才能真正到達彼岸,若沒有真正的妙智慧,就不能達到彼岸。那麼誰能達到彼岸呢?就是這位觀自在菩薩,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舉出觀自在菩薩來,因為這一位大菩薩他是修行深般若的,而且已經到達彼岸了。
二乘的人只修淺般若,而不知道修深般若。什麼叫淺般若?就是修析法空觀。析就是分析,細細的分析開。分析什麼呢?分析色法和心法。什麼叫色法?色法就是有形有相,可以看得見的。什麼叫心法?心法是你看不見的。有形的就是色法,無形的就是心法。什麼叫有形?就是一切有相、一切有為,這都叫有形。心法是無形無相的,它只是一種知覺。所以有知覺,無形相,這就叫心法;有形相,無知覺,這就叫色法。
按照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蘊來說,這個色是有形相的,所以是色法;受、想、行、識是無形相的,所以是心法。觀世音菩薩在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他把五蘊都照空了,所以說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」受、想、行、識也和色法一樣,都是空的。
講到這個空上,般若就是談空的。本來空有很多很多種的,在這兒就簡單的講講五種的空。
第一叫頑虛空。頑虛空,就是我們一般人所知道的、眼睛所見到的這個虛空。為什麼叫頑虛呢?就表示這個虛空是無知無識的,沒有知覺性存在。凡夫所執著的,就是這個頑虛空。什麼叫虛空?就是什麼也沒有,在這兒沒有了。可是這是個真空嗎?不是的,這是頑虛空,凡夫所知道的就是這個虛空。
第二叫斷滅空。斷滅,這是什麼呢?這是外道所執著的。外道不知道這個空理,他說:「人死了也就沒有了,就斷滅了,就空了。」所以執著有一個斷滅空。
第三叫析法空觀。這個二乘的小乘人就修析法空觀。析法,就是分析這個法。他分析這個色就是色,心就是心。他不知道這些都是空的,因為他沒有證得真空的妙理,所以就在化城上停留住了。化城是個虛妄的地方,他就站在那個地方不再向前了。修析法空觀,就叫淺的般若,不是深的般若。修行淺的般若,他這個分段生死是了了,可是變易生死沒有了。
什麼叫分段生死?我們每一個人有一個身體,你有你一分,我有我一分,各有各的一分,這叫分。每一個人由生到死,也各有一個段落,這叫段。各有一份、各有一段,這叫分段生死。段也可以說是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形段,或者你五尺高,他就六尺高,那一個人就七尺高,各人有各人的一段,這叫分段生死。那麼,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的聖人,證到四果就了了分段生死,但還沒有了這個變易生死。
什麼叫變易生死呢?變,就是變換,就是交易、貿易,互相變化。這變易生死就是分段生死的根本。怎麼說呢?這變易生死就是這個種種的妄想,這妄念遷流,前念滅後念生,後念滅後後念又生,這樣生了又滅、滅了又生,這就叫生死。這一念滅就是死了,這一念生就是又生了。也就是我們這個妄想,在四果阿羅漢還沒有斷盡,必須要到大乘菩薩才能斷盡這個變易生死,沒有妄想。這個變易生死,也就是我們這生死的一個根本。我們為什麼有生死?就因為有妄想!可是,這個妄想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?妄想的來源,就是從無明那兒來的。因為有無明,所以就生出種種的妄想。妄想生滅不停,這就是變易生死。
第四叫體法空觀。緣覺修體法空觀。
第五叫妙有空觀。菩薩就修妙有的空觀,妙有的真空。那麼,這觀世音菩薩,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就是修這個妙有的空觀。他能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就是修深般若所得到的成績,得到的功能。那麼現在就依照我所作的這個偈頌,略略來講一講。
行道修身莫外尋。你想修行這個道,修這個身,「莫外尋」,不要向外去找去,要在你自性裏來找。 
自性般若深密因。在自性般若裏邊,就有一個深密的這種的種子。
白浪沖霄黑波止。在你修道的時候,這個白浪就是智慧,好像水流的白色波浪;黑波就是煩惱。你智慧高了,這黑波就止了,煩惱就停止了。這個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的「深」,也就是高的意思。怎麼見出它深呢?就因為它高,由高的地方向下看不見底,所以叫深般若。 
涅槃彼岸任運登。你有了智慧,自然就會到達這個涅槃的彼岸。「任運登」,就很容易地、很自然地,就到彼岸了,一點力氣都不需要費。 
時兮時兮勿錯過。我們修道,這個光陰是最寶貴的,不要空空把它放過了,所以說「時兮時兮」。這個時候,你不要把它放過去了。什麼時候呢?就是行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時候,這個時候你不要把它空過去。
慎之慎之取天真。你要很謹慎、很謹慎的,不要在這個時候忽略了,不要把這個光陰都空過了,這樣修行才能得到這個深般若,也就是天真,一種天真的道理。 
杳杳冥冥通消息。這種事情是杳杳冥冥的,你想看一看,卻視之不見;你想聽一聽,也聽不見。 
恍恍忽忽見本尊。在這個時候呀,你杳杳冥冥有一點好消息了。恍恍忽忽地,你看著說是真,又好像沒有形象;你說是沒有形象,又好像見著個什麼似的。「見本尊」,這本尊就是自己的自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e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