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嚴經入法界品簡介
1. 善財百城詢友。明正為南,方盡南矣。益我為友,人盡友焉。遇三毒而德圓,入一塵而一心淨。
2. 千化不變其慮,萬境順通於道。契文殊之妙智,宛是初心。入普賢之玄門,曾無別體。失其旨也,徒修因於曠劫。得其門也,等諸佛於一朝。
3. 一切諸佛,法爾常轉圓滿無盡法輪。令諸眾生達本還原。窮未來際,無有休息。
4. 諸佛如來,願周法界,行滿剎塵。誓將無盡法門,度盡無邊生界。酬昔行願,廣演法門。
5. 一切有情,皆含佛智。雖皆被機,機有優降,益有淺深。
6. 聞經信力,速能證悟。海水劫火不能為障。凡夫外道闡提,雖聞生謗,墮於惡道。一熏耳識,功不唐捐。終令獲益,乃至成佛。經云:無信眾生不見佛,而佛亦為興義利。
7. 經云: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根,魔所攝持。故二千行法,冠之最初。善財求友,先陳發心。有菩提心,是法器故。
8. 菩提心有三種:(1) 心體 (2) 心相 (3) 心德。
心體又三:
直心─即是大智無所執著。
深心─樂修一切善,即四弘誓願等是。
大悲心─救護一切苦眾生故。
心相:要無齊限。若約悲願,盡度眾生,盡修諸行。於世出世一切法,不取不捨,直趣真實。
心德:依上發心,一念之德,過於虛空,不可稱量。十方諸佛同共稱讚。
9. 欲見十方一切佛,欲施無盡功德藏,欲滅眾生諸苦惱,宜應速發菩提心。
. 一行即一切行,謂一念相應,能頓具故。此心即是佛智,佛智即是無念,無念心體,內外無著,諸過自止。離身心相,寂然不動,了見性空,善達有無,進詣妙覺,是真修習。決斷分明,十度具矣。
. 諸佛設教,起則有始,用乃無終。一言稱性,斯教無盡。況大慈大願威力護持,令法眼長存,盡眾生界,皆蒙勝益。
. 聖無常應,應於克誠。心契玄同,故佛加被。要得聖加,方能說故。聽者亦得佛加,加有顯冥。
. 理本一味,殊途同歸。知理圓言偏,故令亡言得意,是須善體佛意。
. 經云: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。又云: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凡是有心,定當作佛。
.照惑無本,即是智體。照體無自,即是證如。
. 經云:法性本空寂,無取亦無見,性空即是佛,不可得思量,若知一切法,體性皆如是,斯人則不為,煩惱所染著。
.諸佛德用所因,略說五義:
唯心所現:一切諸法,真心所現。是故一切法無非一心,心無礙故,相隨心轉。
相唯心現,從緣而生,無有定性,性相俱離。則小大相入,一多、中邊、延促、靜亂,如是等法,相即相入,一一無礙。
經云,諸法無所依,但從和合起。菩薩善觀緣起法,一中解無量,無量中解一,了彼互生起,當成無所畏。
處夢謂經年,覺乃須臾頃。故時雖無量,攝在一剎那。
能現所現,皆如影像。經云:一切法互為鏡像,如鏡互照,而不壞本相。
. 萬法即是一心,體絕有無,相非生滅。莫尋始終,豈見中邊。為聖智境,而二智不知。唯證所見,而五目亡照。解之則廓爾大悟,迷之則生死無窮。諸佛出世,本欲開示令其悟入於此無障礙法界。
. 能入者,總明即是普賢行願,無所不收。
.身由心證,心入有三: 正信 正解 正行。
此三事亦須圓融。
. 虛心沖融,方見玄妙。能所歷然,能所一相,舉一全收,無礙融通。故曰:唯亡言者可與道合,虛懷者可與理通,冥心者可與真一,遺智者可與聖同。
. 修學當以聖教為龜鏡,以心契為冥符。故曰:以心傳心,不在文字。
. 入法千門,不離定慧。無定無慧,是狂是愚。偏修一門,是漸是近。若並運雙寂,方為正門。成兩足尊,非此不可。
. 解悟謂明了性相。證悟謂心造玄極。修如拂鏡,悟似鏡明。
又云:唯證稱悟,信解名修。
. 本具一切佛法,名之為頓。一念具足十度萬行,名之為修。
又云,非心非佛,名之為頓。無念無修,名之為修。
又云,無漸無頓,名之為頓。無悟不悟,名之為悟。苟若得意,皆成定慧。如失其旨,不成妄想,即墮無記。
. 清涼云:願諸後學,無勇於知,無執於名,無輕於聖,無滯於言,無得自欺,無競說默。
. 佛法雖眾,不出信解行證。此一品經,初三卷為本會,說果法界,如來自入。第四至四十卷為末會,說因法界,菩薩入故。本末雖殊,不思議一也。
. 經有三譯:
東晉安帝,義熙十四年(418),沙門支法領傳來大經。
請北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成六十卷(三萬六千頌)。
唐證聖元年(695),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成八十卷(四萬五千頌)。
唐德宗貞元十二年(796),罽賓三藏般若奉詔譯成四十卷,即舊經入法界品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