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智慧從哪裡來?從清淨心來。清淨心從哪裡來?清淨心從離欲來。放下貪瞋痴,心就清淨; 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聞利養,你的心清淨了,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不迷,你不染、你不亂 。這一點很難得,非常可貴,要練,要真練。
每天讀經,讀經幹什麼?沒有別的,對照,展開經卷對照自己,我今天有沒有被外面境界迷 了,有沒有被它擾亂,有沒有被它染污。這是一面鏡子,照鏡子看看,這樣讀經才真正有利 益。
讀經不是讀給佛菩薩聽的,也不是讀給什麼眾生聽的,完全是為自己。真正為自己,一些有 情無情眾生也沾光,這個沾光是什麼?等於我們跟大家在一起做分享,在做報告,我是怎麼 成就的。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

神鬼、菩薩佛、通靈的都不靈;只有一個最靈
你要曉得,我們現在在凡夫位,有人見佛、見菩薩、見神、見鬼,都是這一個道理,是你自 己心裡變現的。那要用什麼態度來對這樁事情?
佛在經上講得很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不放在心上,不理它,《楞嚴經》上:好 境界;如果你理會它,你就錯了,你就迷了。
明白這個道理,這個世間人,也是通病,趨吉避凶,不同國家的人,不同族群的人,不同信 仰的人,這個同不同?這個同,都知道趨吉避凶。吉凶禍福從哪裡來的?從心想生,你能 躲避得了嗎?躲避不了。怎樣才能夠了?
所以這個事情不要問別人,問神、問鬼、問菩薩、問佛、問神仙、問通靈的,都不靈;有一 個最靈的人,問自己,自己最靈,為什麼?
一切法從心想生,問你的心想。你的心想要是純正,你就沒有災難。你的心想就是念頭不正 ,什麼不正?貪瞋痴慢疑不正,殺盜淫妄不正,自私自利不正,你心裡有這些念頭那就有 災有禍。個人的災就是多病、多煩惱,事事不順心,這個人災難;共業的災難,現在講自 然災害,也有人禍,人禍是戰爭。現在戰爭大家都知道,如果戰爭爆發,第三次世界大戰 是核武、生化,整個世界會毀滅,人禍!
所以都要問我們的心,起心動念純淨純善,那你是大吉大利,你什麼災難都不會有。不要問 別人,問自己,為什麼?
佛經上講兩句真言,「相隨心轉」,這關於個人,我個人吉凶禍福是我們心在做主,所以人 不能沒有善心。人有善心,你就跟善感應,跟佛菩薩感應,跟善神感應;心不善,跟魔感 應,跟妖魔鬼怪感應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問題全解決了。
學佛要相信佛的教誨,相信聖人的教誨,不能有絲毫疑惑,為什麼?聖賢、佛菩薩,他們的 行持、他們的言語全是自性裡頭流露出來,真言!
「傲不可長,欲不可縱」,凡夫當然有欲望,財色名食睡,適可而止,不能太過分;過分, 災難就來了。能夠守住這個標準,這就是戒律,我決定不過分,那你這個享受是正常的。
「志不可滿,樂不可極」,樂極生悲,時時刻刻懂得節制,就是決定不能過分。人之大欲, 財跟色,所以聖人教給我們,「臨財毋苟得」。財擺在面前,要想想該不該得,不該得的 不能要,要了怎麼樣?禍害就來了。你應該得的,沒有問題,那是你的福分;不應該得的 ,招災難來!不是好事情。
「臨難毋苟免」,這句話更重要,災難現前,如果是共業不能避免,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問 題不就解決了嗎?對這個世間沒有一絲毫的貪戀,這對的,正確的。所以經典裡面,佛給 我們說的、給我們做示現的,都是給我們的啟示,你細心觀察,在這裡面學到很多東西。

淨土大經解演義 185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genda 的頭像
    agenda

    agenda的部落格

    age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